中国共产党大事记——大革命时期(1924年)
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接着又改组国民党中央党部,共产党人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和农民部的部长,工人部实际上也由共产党员领导。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此次大会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5月:黄埔军校正式开班
5月5日,设立在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开始入学,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校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党人先后在该校担任政治领导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其中许多人成为军校的骨干。黄埔军校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建立的训练革命军官的学校,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军官。
7月: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
7月3日,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广州农讲所至1925年12月连续举办了五届,彭湃、阮啸仙、罗绮园、谭植棠分别担任各届农讲所主任,为广东及附近省区共训练了农运骨干四百五十多人。
11月:我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部队成立
11月,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在取得孙中山同意后,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部分党团员担任骨干,组建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广东区委还从各地调来一批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充当队员。这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