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一中赋
2020年06月11日 16:41:19 访问量:1965次
作者:张清华
博兴一中赋
山东省博兴第一中学,创始自西元一九五二。仰几代园丁学子呕心沥血,赖前驱乡贤筚路蓝缕,苦心孤诣,夙夜经营,从无到有,积弱至强,业已经数十载风雨历程,近一甲子。回首既往,百味交集,瞩望未来,感奋并生,乃成此赋。
沐海天之德泽,汇山川之毓秀,惟齐风之浩荡,有玉振与金声。俯清河之汤汤,瞰锦秋之泱泱,矗平野兮以灵脉,耀桑梓兮以辉光。巍峨壮哉,观殿宇楼堂峻为书山;芬芳艳哉,竞桃李栋梁茂作学林。青青子衿,代有脱颖之志士;累累硕果,每得出众之俊才。
然则回眸,见陋室荒寒,虽沐古风,何逞儿女之愿,徒为圣贤之地,无论杏坛新知。衰其何止八代,败则百数十载。华夏晦黯,赤县怔忡,礼乐补天已乏术,新学济世尚空白。惟民族独立,科学昌兴,家国重振,政治清明,方有旧时寒窗作广厦,孩提荒陌变花园,郁郁乎华章驰骋,赫赫兮芳名远播,风雨鸡鸣彩虹见,春华秋实百废兴。
嗟乎!迤逦跋涉,遥迢远徙,可堪五十七程云兼月,八千里昏与晨。噫嘻!春蚕吐丝,蜡炬成灰,依旧红烛泪洒芳草地,汗水灌溉三尺台。方看天光云影,几净窗明,更听书声琅琅,风雅和声,应忆先贤披肝沥胆,勿忘吾师教诲哺育。
圣人曰:攀千仞之峰,始于足下;翔万里鹏程,积自跬步。嗟我后学,应效龙吟方泽;励吾晚生,当拟虎啸山丘。志存高远,纵心物外,增吾内美,重以修能,效灵均转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法诸贤之鞠躬尽瘁兮,至途穷而后已。艰难困苦于汝成,壮志凌云终有期。如是,则吾校可兴,春晖可报,则吾乡有福,家国有幸矣。
二零零九,岁在已丑冬十月,谨记于京师
作者简介:张清华,1963年10月生,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东风村,1980年毕业于博兴一中高中19级。曾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曾任教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底调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理论批评工作,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内心的迷津》《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当代小说的叙事与美学研究》《猜测上帝的诗学》《穿越尘埃与冰雪——当代诗歌观察笔记》等学术著作或批评文集10部。散文与学术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诗集《我不知道春雷是站在哪一边》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当代世界文学》《今日中国文学》等报刊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30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译为英、日、韩等文字发表;在《上海文学》《人民文学》《钟山》《作家》等刊物发表诗歌与散文作品20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人文社科项目6项。学术成果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等。2010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曾应邀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日内瓦大学、新加坡新跃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等。
编辑:赵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