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沿革(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无辜受迫害的教师甄别平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教师入党难的问题也得以解决,并在教师中评优选模、选拔干部,教师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同时,通过连续几次提高教师工资,增加补贴,教师的生活待遇也明显改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随着全国工作中心的转移,学校也真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上来。1979年12月朱存华调入一中接任校长之后,调整充实中层工作机构,贯彻县文教局党组颁发的《关于对教育干部和教职工的考核意见》,加强教学管理,倡导教学研究,1980年高考成绩大幅度上扬,1981、1982年又有明显提高。1983年3月,省里召开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一中特级教师赵经箴出席了会议。
1984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校中教五级以上、小教三级以上教师的配偶、子女原属农业户口的,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进一步为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5月,全县机构改革,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调整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中领导班子于12月进行了较大调整,朱存华专任党支部书记,数学教师崔殿荣提升为校长,还新任用了三位副校长。新领导班子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狠抓教学质量,1985年高考成绩有较大突破。9月,教职工迎来第一个教师节,学校组织了庆祝活动。
1987年6月,朱存华调任县教育局党组书记,许学温调入一中接任党支部书记;12月,崔殿荣调往县职业高中任职,曹大忠接任一中校长。自1988年初,学校强化教学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并注重学习外地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改革,当年高考成绩比1987年有大幅度提高,首次获地区高中教育优秀奖。1988年上半年,根据上级部署,进行了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一中有21名教师获得高级职称,其他教师也分别评上了中级或初级职称。此后,教师职称评审成为一项常规工作。教师职称的评定,使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工资待遇又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