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3月,创办博兴中学,暂用城关完小部分校舍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50名。县长王君兼任校长,文教科长许明村主管教学工作,城关完小校长赵博民代管行政工作。
10月,省教育厅批准高青师范迁来博兴西关,暂用博兴中学房舍,易名为博兴师范。博兴中学迁址董杨村。
1952年
2月,县委响应上级“培养百万教师”的号召,决定兴办县立速师,地区统一命名为惠民专区第五速成师范,博兴中学大部分学生转入速师。
3月,在县城东关北首兴建博兴中学新校,占地7亩,建房43间。
8月,博兴速师招收第二届速师学生3个班150人。
9月,中学新校落成,奉省令定名为“山东省立博兴中学”,黎心敬任校长,张韵生主持教学工作,张雪芦主持总务工作,杨林分管青年团工作。博兴中学招收第一级初中4个班203人。
1953年
6月,第二届速师班学生毕业,速师撤销,其校舍及财产移交博兴中学。
7月,博兴中学招收第二级初中3个班150人。开学后,韦绍孔任教导主任,张雪芦任总务副主任,杨林任团总支书记。
8月,博兴中学教育工会建立,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赵调元任工会主席。
10月,成立学生会组织,许奉和任学生会主席。
1956年
春,根据国务院指示,博兴、蒲台两县合并,称博兴县。原“山东省立博兴中学”改名为“山东省博兴第一中学”,原蒲台中学更名为“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6月,教师建立《教师日志》。《日志》记载一天中教学、教研、管理学生和社会工作的情况。
7月,校长黎心敬调县委任文教部长,贾岱东调博兴一中任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9月,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科。
10月,姜冠伦任博兴一中副校长。
1958年
3月,“整风反右”运动中,有8名教师错划为右派,蒙受冤屈。
8月,①学校停课大炼钢铁。之后,大搞深翻土地、种卫星田。学校秩序受到“左”的干扰。②学校团组织由团总支改为团委会,下属教学班设团支部。李学清任团委书记。
9月,①博兴一中始设高中班,高中一级招收新生92人,成为完全中学。②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
1959年
5月,教育局对一中进行视导,《视导总结》中记载:学校初中共16个班,男生614人,女生178人,共792人。高中4个班,男生149人,女生23人,共172人。共有房舍163间,图书7449册。学校党、政、团干部6人,高初中教师共32人。全校共有党员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