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2月,①学校设立老干部科和老干部活动室。②3号教工宿舍楼破土动工,10月竣工,建筑面积
4月,县六大班子领导和县直部门干部到一中参加校改义务劳动。全校师生校改义务劳动投工25000个,节省了建校资金,培养了爱校意识。
6月,博兴一中党组织由党支部改为党总支,下设文科支部、理科支部、行政支部、老干支部。
10月,召开“博兴一中老教育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博兴一中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协会理事会,焦树田任会长,晋克忠任副会长。
11月,山东省校改检查验收团到校进行校改检查验收工作。检查验收团分四组对校改五达标情况逐项考查记分,博兴一中校改赢得高分和好评。
1992年
6月,国家督学周宗京带领国家教委考察组一行3人到校视察督导。
8月,成立博兴一中中学生艺术团。
12月,召开博兴一中三届二次教代会,审议通过关于《博兴一中整体改革实施方案》。
1993年
2月,4号教工宿舍楼破土动工,11月竣工,建筑面积
3月,成立信息资料处,其主要职责任务是:瞄准高考、中考、会考,建立教学信息网络,整理交流教育信息和外地市考题,供教学管理使用。
4月,白长远调任县教育局长、党组书记;穆云瀛到校任校长、党总支书记。
7月,创办“中学生党校”,培养对象是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员。
8月,实行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定岗定责聘任,按工作实绩拉开分配档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9月,①语文教师、教务副主任李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②初中教学楼破士动工,94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
11月,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于博兴一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94年
4月,滨州地区编制委员会行文,确定博兴一中为副县级事业单位。
9月,①省政府批准政治教师崔之周为特级教师。②高中32级毕业生王雪瑞、许志广高考分别以684分、683分列全区理科第一、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12月,召开四届首次教代会,通过《博兴一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5年
8月,购置程控交换机,为处室、教工家庭安装电话185部。
9月,语文教师、教务副主任王家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2月,召开四届二次教代会,通过《研究教育规律,提高课堂效益》专题报告。
1996年
3月,5号教工宿舍楼破土动工,11月竣工,建筑面积
4月,博兴一中与蔡寨中学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
10月,图书实验楼破土动工,97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
1997年
3月,2号教职工宿舍楼破土动工,l1月竣工,建筑面积
9月,高考本科过线128人,超额完成地区指标。
10月,博兴一中有21名教师被评为地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高中学科中心组成员、第三批教学能手。
1998年
9月,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26人,超额完成地区指标,并获地区七科第一。
10月,投资3.8万元购电影放映座机一部,安装于阶梯教室。
1999年
8月,成立科研处,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隶属教务处,由一名教务副主任任主任。
9月,穆云瀛调往博兴师范任职,白长远再次出任博兴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
10月,学校制定《关于树立和维护一中教职工形象的暂行规定》,设立师德建设警戒线。
11月,县实验中学综合楼落成,原博兴一中初中级部师生迁到实验中学工作学习,博兴一中不再招收初中学生。
12月,博兴一中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优秀考点”称号,受到山东省招生委员会表彰。
2000年
1月,学校投资105万元配套安装多媒体校园教学网。
2月,学校提出“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走后勤服务社会化之路,加快学校发展”,学生公寓建筑面积
6月,学校启动“名师工程”,评选出首批八名名师:崔之周、付平修、唐逢春、刘建胜、白素芹、郭峰、韩兰坤、孙庆厂。
7月,暑假中,学校举办计算机和多媒体操作培训班,教工取得计算机操作“初级合格证书”105名,“中级合格证书”22名。
9月,学校在1995年8月安装容纳185门电话的程控交换机,更换为由电信局统一管理维护的全国直拨电话,并建成校内虚拟网。